别吃抑郁症的“人血馒头”

来源:庖丁解news 2023-07-07 11:59:00

最近两天,歌手李玟患抑郁症轻生的相关话题被广泛讨论。媒体、网友纷纷对其离世表示哀悼、惋惜。

不少媒体和意见领袖开始借此反思社会对抑郁症患者的忽视问题,号召公众重视抑郁症和抑郁症患者。这本是对此次事件讨论的应有之义。


(资料图)

然而,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夹杂其中,让公众焦点跑偏:

1. 有媒体猜测李玟轻生细节,被指吃人血馒头。 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,李玟的二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李玟绝对没有割腕自杀,希望外界不要再猜测她妹妹的死因。同时,她还呼吁大家少八卦,更多地记住李玟的才华和笑容。并且,她还提到李玟的乳癌问题已经好了,也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轻生。

2. 贩卖抑郁焦虑、算命卖药、宣扬性别对立、诱导圈层对立、深挖逝者隐私八卦等信息。

《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》显示,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6.8% ,其中抑郁症为 3.4% ,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 9500万 ,每年大约有 28万 人自杀,其中 40% 患有抑郁症,抑郁症已经成为自杀的主要原因。

有人说抑郁症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心灵感冒,吞噬了越来越多人的健康甚至生命。

抑郁症作为最常见且疾病负担居首的情绪障碍,主流媒体应如何报道?

网络舆情瞬息万变,对逝者的无端猜测、议论、偏见,主流媒体又能有哪些作为?

日常:提高知晓率迫在眉睫

媒体作为受众了解信息的窗口, 应履行媒体责任,对抑郁症给予充分关注,以提高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,引导人们对抑郁症患者的态度。

尤其是主流媒体在这方面更具发言权,更应从专业和权威的角度客观、全面地解读相关信息。

此外, 还应建立长效的报道机制,持续输出,形成议程, 促使更多受众关注这一群体,而非仅在一些特殊时间出现应景式的报道。

事发:避免舆论焦点跑偏

李玟离世消息发出后,许多艺人与节目通过官方媒体账号表示了对于李玟的悼念。温暖的文字不仅表达了人们对于逝者的尊重与怀念,更是在无形中引导了舆论走向,使公众目光聚焦于李玟留给这个世界的美好。

媒体报道内容要聚焦到人身上,要具有同理心和人文关怀精神。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,充分的关心和帮助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。

媒体在报道中应当增加对患者 的关心,少一些生硬刻板的“套话”,多一些生动温暖的文字。与此同时,报道中还要注重对患者隐私的尊重,保护病患的合法权益,避免给其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困扰。

事后:做好心理疏导

积极心理学家将幸福体验解构为“三种成分:愉悦感、参与感和意义感,正是由于积极情感贫乏使得个体无法建构起持续的发展资源,从而导致抑郁。”

当前,大众传播媒体不仅充当着医学专业信息的解读者角色,而且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于抑郁症相关问题的理解、潜在的心理情感。因此,媒体可从心理介入角度出发,满足公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,以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。

一方面,抑郁症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畏惧、逃避社会正常交往行为的病耻感, 媒体应发挥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,积极传播和宣传抑郁症相关知识, 引导公众在社会中多给予抑郁症患者理解,强调社会支持对于抑郁症患者治疗的重要性。

另一方面,媒体应通过积极信息的传播, 打破社会中对抑郁症患者存在的刻板印象。

结语

抑郁症越来越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议题,媒体在报道时应避免对逝者个人隐私的过度曝光和无据猜测,应关注他们的专业成就和正面价值观的传递。通过积极引导舆论和传递积极能量,帮助公众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,减轻心理负担。

李玟的离世是一次痛苦的提醒,我们不能再忽视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,应不断加强对心理健康尤其是抑郁症的教育和宣传,引导公众正确对待抑郁症和抑郁症患者。

作者:尹珮瑶

编辑:魏园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南方家具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